东南大学研究者发布室温超导材料复现结果:110K以下观测到零电阻现象,未
,超导体是一种在特定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拥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特征,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和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已知的超导体都需要在极低温度下才能实现超导电性,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够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现象的材料,即室温超导体。
近日,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公司相关研究团队宣布,在常压条件下,一种改性的铅磷灰石能够在 400K(127℃)以下表现为超导体。该团队通过两篇论文及视频方式公布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并声称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这一消息引发了国际物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激发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个人进行复现实验。
现在又一个中国团队复现 LK-99 材料的实验结果公布了。8 月 3 日凌晨,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孙悦在B站发布视频称,其团队在 110 K以下,常压观测到 LK-99 材料出现零电阻。这可能是它存在超导电性的一个很重要的证据,但他们并没有证实发现了室温超导体。
据孙悦介绍,电阻率测量的温度从 300 K 开始降低,电流为 1 mA,方法则使用了四引线法。该团队一共测量了六片样品,仅在一片样品中观测到了零电阻,其他样品大多数产生的为半导体行为。
此外,团队对这块观测到零电阻的样品做了迈斯纳效应测量,即完全抗磁性测量,并未观测到这一样品存在完全抗磁性。迈斯纳效应是超导体从一般状态相变至超导态的过程中对磁场的排斥现象,该效应被视作超导实现的重要特征。
孙悦称,若样品的零电阻是超导造成的,其超导的组分应该还是比较低的。
IT之家此前报道,另一位中国科学家刘晓兵也进行了复现实验,他是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教授,8 月 2 日晚间他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其团队利用四引线法对此前合成的抗磁样品进行了初步的电阻测试,测试结果发现该样品在常温到 50K 低温范围内仍存在大的电阻值,并没有出现电阻大幅度骤降或者零电阻。刘晓兵认为,这与“室温超导”所被期待的零电阻特性相差甚远。
目前,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公司相关研究团队的 LK-99 材料还没有接受过第三方的验证。因此,他们的室温超导实验结果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数据来支持,也需要更多的复现和评审来验证。室温超导是物理学的一个梦想,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科学家们持续地探索和创新。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 谷歌ChromeOS将迎大变化:浏览器和操作系统分家,更接近Linux
- GBA绿色金融说⑦丨巧用碳积分,村容大变样!攒够积分还能申请“美村贷”
- 消息称OpenAI正测试DALL-E3模型,有望推动AI图像生成进入新阶
- 高通QCOM.US盘后跌逾7%!智能手机需求依旧疲软Q4营收指引远逊于市
- 微软Win11BetaBuild22621.2129KB5029359更
- 佰维存储上半年预亏IPO募6亿又正拟定增募不超45亿元
- 考古学家复原4.5万年前的“最古老人类”女性面孔
- 通联支付“基于大数据的商户服务平台”获评“浦东新区数字化转型应用优秀解决
- 微软Win11安卓子系统WSA迎来2307更新,支持VulkanAPI
- Rust基金会发布首份安全计划报告,宣称在生态系统安全审计方面取得重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