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服务如何“走得更远”?
带着孩子在外地的空巢老人和单身在异乡的城市白领,生病后去医疗机构往往有很多困难和不便于是,陪诊服务悄然兴起,提供挂号,取号,取药,取报告,陪诊等服务,并逐渐从一线城市扩展到其他城市
记者在北京,安徽等地调查发现,新兴的陪护门诊服务确实满足了一定的现实需求,但由于其准入门槛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机构或人员甚至以陪护门诊的名义充当黄牛,阻碍了医疗公平在这方面,监管和行业规范需要相互跟上在保障供需双方和医院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陪护服务要更加规范和安全,走得更远
有偿医生助手
胡女士在北京工作的亲戚都在外地她一般都是一个人去医院,有时候带着疼痛在医院里走会觉得很孤独几个月前,胡女士去医院做胃肠镜检查,联系了陪护服务
就诊当天,陪同医师王女士提前帮忙取号,陪同就诊,还指导胡女士做好检查前的各种准备,并帮忙拿药,直到就诊后出院。
胡女士说,她不常去医院看病很多医院都没去过,她连看病的流程都不知道随行医生对医院非常熟悉这个检查还是要打麻药的,一个人做不了真的是有人陪她解决了大问题
咨询师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很多客户都是老人和单身白领,还有外地的患者没有家属陪同,或者对医院不熟悉他们希望有人带着他们,他们会更安心
合肥一家陪护公司的运营经理王晖说,现在医疗服务越来越信息化,智能化,老年人就医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孩子不在身边或者工作太忙,就只能找人陪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异地就医的实际需要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都使得陪护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公司和个人主要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各地价格不一,基本从半天200到300元,全天300到500元不等大部分是随行医生的采访,没有相应的价格标准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助理宋宇表示,陪护服务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一些医院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设立专门的导诊台或者通过在线问诊的方式为新入院的患者提供指导,通过护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陪护服务,还有一些医院单独或者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组织人员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陪护服务。
采访中,不少患者表示,即使医院配备了志愿者或护工进行引导,也比不上陪护医生那种一对一的服务。
陪护服务还是有很多隐患的。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陪护服务确实满足了部分患者的实际需求,但由于这一新兴行业发展迅速,行业规范和监管体系仍处于缺位状态,仍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准入门槛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咨询师高月说,这个行业的门槛真的不高,医院的就医流程都差不多只要熟悉各大医院的布局,都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胡女士说,她预约了两次咨询服务第二项服务只是帮助提前取号,并将其带到诊所门口等待咨询服务员先走了,理由是医院还有其他客户,服务差别挺大的
——缺乏规范和监管,一些陪诊其实是黄牛记者发现,一些陪护服务声称可以帮忙做加号,可以提前预约检查,但需要额外加价做了几个月兼职医生的李冯告诉记者,也有医生故意扣留患者就诊卡和检查报告,强行留住客户
此外,由于没有相关的行业法规和监管,陪护医师和患者双方的权利和责任都不明确不清楚责任如何认定,费用如何计算,对陪同咨询质量不满如何处理
——没有一个靠谱的平台,很难辨别服务的真假以陪医为关键词,记者在几个网络平台上搜索,均显示数百甚至数千条相关内容广告太多了,让人无法分辨和选择
陪护服务需要规范和监管。
受访专家认为,相关部门应及时关注陪诊行业的特点,从患者就医的服务保障层面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和监管体系。
安徽大学社会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指导性文件,规范其准入门槛,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让陪护的医患双方都有章可循此外,陪护咨询服务开始前,双方应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患者隐私,避免患者,陪护医生和医院之间发生纠纷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赵红表示,如果陪护医生以插队看病为卖点,势必影响医疗公平相关部门要监管,避免以陪诊为名倒票,医疗的做法
宋宇认为,陪诊过程中的纠纷也会加剧医患矛盾对此,可以充分发挥医疗服务机构的主体作用,提高自身专业导医服务的规模和质量,加强对医院开展陪护服务工作人员的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个性化有偿陪护服务,要维护供需双方的权益,加强监督管理,依法依规处理矛盾,避免引发社会问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