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走进读书会,田间地头溢书香
在浙江平湖的乡村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读经典、话传统、说老故事,办起了农民读书会,从书香中缓解劳作辛苦、传承耕读文化、激发创作热情。久而久之,农民读书会成了家门口的“诗和远方”,书香气充盈在田间地头。
如今,在平湖市的8个镇、114个村(社区),分布着400多个农民读书会,1.1万多名农民成了骨干会员,组织网络覆盖各村(社区)。去年,平湖市全年开展农民读书会等各类读书活动1500余次,参与农民15万人次。
在平湖市新仓镇,就有一个“老陈读书会”,读书会的负责人是新仓镇石路村村民陈球英。2017年在新仓镇举办的“再见‘双抢’”主题阅读分享会上,陈球英分享了自家农忙时候的趣事。“虽然准备充分,第一次上台还是紧张到声音颤抖,但没想到我的农忙趣事大家竟然喜欢听。”回忆起初次参加农民读书会的场景,陈球英仍难掩激动。
村民们的热情,让村里和陈球英一致决定要把这个读书分享会办下去,取名“老陈读书会”。因为读书会,陈球英的生活发生了大转变,每天忙完农活与家务,她就想着读书会的事。“读书会的主题、形式,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我们还组织开展了红色书籍分享会、养生知识茶话会、最美家乡谣分享赛等活动,为的就是让周围的农民真正爱上读书。”陈球英说。
“不设限”是平湖农民读书会丰富内容的基础,也是其生命力的核心。参与人群无门槛,从退休老教师到在校大学生再到小朋友,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同伴畅所欲言;分享内容多元化,从田间地头的老经验到移风易俗的新讨论,当阅读和分享“接地气”,本土化内容的吸引力自然让人蜂拥而至。
日前,在平湖市钟埭街道沈家弄村车桥景区的一场农民读书会上,沈家弄村的老书记陆琪跟一群年轻人分享了自己当年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求富求美的故事,以此激励青年人奋进。老陆退休后还参与编写了《沈家弄村村志》,这是当时嘉兴市第一部村志,编写过程让他积攒了不少村史知识,这些知识也通过读书会不断被村民熟知。
农民读书会的“接地气”还体现在“定制化主题”中,面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主题。针对种养大户,开展农业种养方面的技术交流;针对文学青年,举办名著选读、读书沙龙等活动;针对少年儿童,突出讲好本土故事,传承耕读文化。
“有时候,村民们化身‘道德评判团’,评议‘高价彩礼’的风俗。有时候,他们是‘情景剧演员’,将身边的孝德故事搬到读书会的小舞台上……”平湖市新仓镇中华村原宣传委员陈雪英感慨道,正因为说的演的都是农民自己的生活,才让一场场读书会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如今,阅读阵地建设的完善和数智化提升,不断为农民读书会的常态化开展输送“养分”。2019年起,平湖借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力推动“书房、书屋、书吧”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完善的“农民读书会”基础网络。与此同时,平湖也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组建原则,建立“农民读书会”组织,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最是书香能致远。为探索农民读书会长效运行机制,平湖市制定了农民读书会章程,出台农民读书会星级评定办法,并落实了考核专项经费,推动形成了农民读书会“一镇一品”阅读品牌。“我们不仅要让阅读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还要以阅读为基础,形成内驱力,推动农民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平湖市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