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超算“无人区”唱响青春之歌
这是一个关于“一万年”和“304秒”的青春故事。
2019年,谷歌声称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霸权”——其研发的量子计算机需要200秒才能完成的任务,传统超级计算机估计需要1万年才能完成。
2021年,这个“量子霸权”被一群中国超算青年打破。基于神威超算研发的“量子模拟器”,他们只用了304秒,就以更高的标准完成了相关计算任务。
从“一万年”到“304秒”,在世界超算领域的最前沿,获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实现了这一里程碑。
打破“量子霸权”的“超级大脑”
2021年11月19日,世界超算界被之江实验室的一群中国青年震惊了。
利用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他们有效模拟了一个规模为10×10×的随机量子电路,并提供了每秒4400亿次的连续计算性能,在304秒内获得了百万个保真度更高的相关样本。
这是全球超算领域目前已知的最高性能水平,也是打破“量子霸权”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由此,由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牵头的中国超算应用团队一举获得了有着“超算领域诺奖”美誉的“戈登·贝尔奖”。
奋斗是青春最明亮的底色。这个成立于2021年4月的年轻团队,一直瞄准智能计算的前沿,不断探索突破。之江实验室总工程师赵志锋说:“中心成立以来,大家一直在超算领域开展具有前沿性和基础性特点的重大问题研究。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世界级的智能超级计算创新中心。”
“要打破‘量子霸权’,就要反复挑战大家的思维极限。”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级计算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鑫说,“那个过程非常艰难。每天都有高密度的头脑风暴和技术讨论。曾经,谁也不想和谁说话,这种真实就是我们的日常。”
“渴望新知识和突破”
在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23名成员中,有20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支队伍虽然年轻,但大家都有科研报国的初心,敢打敢拼,上进心强,成长迅速。”实验室项目专家秦说:“每个人都像一块海绵,渴望新的知识和突破。”
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唐,25岁,工程学专家,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加入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之前,她没有接触过超算,但不到一年就迅速成长为研究骨干。
“我是共产党员。”唐强调,“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享受了‘两免一补’、助学金、奖学金等国家优惠政策。在科研战场上报效国家,对我来说是荣誉,也是使命。”
获得“戈登·贝尔”奖后,队员们没有丝毫松懈。不到三个月,神威量子模拟器的性能指标提升了三倍。
“获奖并不是目的,我们必须继续开发更高、更快、更强的高性能计算应用。”超级计算应用团队负责人、90后青年胡亚云说,“不断挑战技术‘无人区’注定是一条艰难崎岖的路,但我们相信这是一条充满希望和梦想的路。”
拥有“国家伟人”的年轻一代
“建超算、联合超算、用超算,不断实现智能时代计算能力的突破。”秦还说,“团队为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积极鼓励年轻人带头,发挥带头作用。”
党组织在科研中也起着战斗堡垒的作用。“我们一直在探索党建科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模式。比如分公司发起内功大赛,时不时来个超算编程大赛,大家拼技术,比风格,比分数。”超算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唐志航说。
从2022年5月开始,这个年轻的团队开始了新一轮为期三个月的密集调研。头脑风暴,商业讨论,思想碰撞,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唐说,“当一个想法被推翻时,难免会有点沮丧,但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沮丧,因为我必须立即尝试新的一轮。”
“虽然强度很大,但收获也很大。”28岁的唐志航,大学时曾是武警特战队员。他说,密集的调研让他想起了武警特种兵经历的“魔鬼周”的极限训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人可以而且将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心中有‘国之大者’,打造国之重器,解决重大问题,是我们这一代科研人员的光荣。”作为一名海归博士,胡雅云非常珍惜国内的科研环境。他满怀憧憬地说:“我们一定会在爱国斗争中绽放,在智能超算的‘无人区’唱出青春之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