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防护服,他们不也正是故事里的人吗?
2022年,微脉向每一位医护工作者致敬!
这一年,90后的医生经过几年的试炼终于拥有了“主治”资格,需要直面各种“状况外”;80后医者迈入不惑之年也慢慢走上了管理岗位,却遇到了更多的不解;退休的60后老前辈出于保护更多人的本能,在这个冬天,冒着感染风险重返临床一线。
面对起伏的变化和与病毒、疾病抗争的日常,他们找寻自己的落脚点与心安之处,有人觉得是海边的跑道、有人认为是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还有人试图探讨哲学。无论如何,他们在安顿身体的同时,也试图安放自己的内心。
在和他们的谈话中,我们经常听到“撑下去”、“渺小”和“不确定性”,但也有“坚持”、“希望”和“收获”。
这一年,常常提到大家说“见证历史了”,但在庞大叙事之外,始终在一线为人们拉起屏障的医务工作者们以直面困难的韧劲和勇气,书写着更深刻的个人史。
01、“我们同事好几个‘白肺’了,还是大面积”
感染后的第一天,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泌尿外科主任代海涛高烧到40度,在随后持续高烧的3天时间里,他稍微觉得“松快”点就去医院工作,直到撑不住“倒下了”。
2022年12月初,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新冠感染迎来高峰期,在医院里,类似情况并不少见。“大家都是带病上班,轻症不下火线,太缺人了”。
由于病情来势凶猛,又没有得到休息,代海涛的同事陆续感染。“我们科室医生有十几个,护士接近三十个,据我了解现在只有两个没有感染,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已“阳”过了,有两位同志肺部有不适住院了,其他科室还有严重肺炎的,住院已接近三个星期,这种情况肯定是大面积白肺了”。
除了身体上的极限承压,医护们心理负担也不小。一般来讲,感染高峰首先出现在医务人员当中,然后才在社会面形成高峰。因为担心传染家人,一些医生“阳”了后,不敢回家,就一直睡在医院的值班室。“医生背后也是一个个家庭,回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思想上也有一定的负担,所以在医院里也总是小心翼翼”,台州医院副院长谢伯剑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另一面。
当问及他们如何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时光,几位医生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同的答案——熬下去。“这真的有点像打仗,因为你是穿白大褂的,必须上”,谢伯剑这样回答我们。
疫情高峰期时,部分医院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医疗挤兑现象。医院床位爆满,很多患者不得已被安排在走廊和大厅。提到这里,我们的健康管家小路清晰的回忆起,她所在医院的分管副院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已经没有床位了,只要还能有地方,我们能收尽收,大家挺一挺,让病人进来,总会有希望”。
反应迅速的医院通过暂停择期手术、内外科打通、全院一盘棋的方式主动对抗冲击。据谢伯剑介绍,他所在的台州医院采取多项措施安排部署。“具体的就是实行全院一张床,医生做统一培训,不管你是外科还是内科,我们都要收新冠的病人;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把新冠病人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做了分类,比如重症、亚重症可能放呼吸科,轻的就收到其他科室”,谢伯剑介绍,“总体来讲,我们医院还是比较平稳地度过了高峰期”。
02、“要有奉献精神的,不止是医者”
如果疫情这种“战时状态”,将每个医护人员头上都罩上了英雄的光环;那么工作中更多的时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琐碎日常。
这种日常,甚至会有点消解意义的味道。
“医生的工作是相对规律的,都是轮班制,有时候觉得生活像掉进了一种循环。”但在医院,她还是会全心全意面对患者,即使是遇到有点“难缠”的人,一位儿科医生汤陈璐和我们分享。
因为患者都是小孩子,工作中经常需要和家属沟通,偶尔也会遇到不被理解的情况。“记忆最深的一次,是一个家长在医生办公室比较激动,有种想冲上来打人的感觉,当时我很害怕,心里就想赶紧离开”。
“当时是孩子患有脓毒症,治疗三天后,孩子体温平稳了,家长就想出院。但是细菌感染的治疗是有一定疗程的,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退烧可能只是临床的好转,如果一退烧就停止治疗,病情大概率会反复。婴儿这个时候抵抗力本身非常弱,很可能会感染其他病原体,到时就麻烦了。”
这是她第一次面对“状况外”,但还是愿意给予理解:“其实家长就是心疼小孩,特别挂水的时候孩子哭闹比较严重,后面我们协商让他回家服药,如果孩子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在微脉平台上找我们沟通,他也觉得这样比较方便,就欣然接受了”。
汤陈璐和同事们为患者会诊
医生解决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可能大多靠医者的奉献精神。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免不了家人的付出。
对于老家在南昌、工作在浙江的产科主任赖筱琍来说就是这样。因为工作的原因,疫情三年她都没回家,就在去年春节时候,她母亲主动提出要过来看她。
“以前每年基本上要回去一次,我老娘今年都80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有很严重的慢性肾炎,又有糖尿病、高血压这些基础病。她年纪大了,坐不住,一直要来看我,最后我们拗不过,哥哥带着她从南昌一路坐车过来台州”。
吃团圆饭时,老人家给小朋友包了个大红包。“我都没有,在她心里可能我女儿比我还重要”,赖医生语气里带着点儿的醋意。
03、“慢下来,我们和患者做朋友”
“很多问题现在也没有想得很明白,比如行医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治病救人。其实很多病像感冒这种自限性疾病不治它问题不大,有些癌症要更谨慎地选择治疗方式。因为我们是做肿瘤的,经常看到这种案例,本来病人精神今天精神开开心心地过来,你说她是癌症,一下子精神就垮了,可能很快人就没了。”已迈入不惑之年的谢伯剑,开始跳脱出日常工作来看待问题,思考更多。“我信奉一句话,人类最大的疾病,是与疾病斗争的方式”。
“要让患者活得更有质量”,另一位经常和肿瘤患者打交道的医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对器官功能的保护现在提到了新高度。
正如代海涛所说,现在普遍的原则是:对待肿瘤手术,一边要最大限度的把瘤切干净,一边要最大程度地保器官及其功能。“保留器官功能,患者才能过上质量较高的生活,以前因为理念、技术的限制,很多时候切除肿瘤的同时,器官也保不住了!”
当然,提高手术质量和精细度,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举例来讲,肾脏肿瘤手术难度就相当高,因为肾脏在人体内“埋”得非常深。
这两年,代海涛所在的医院和微脉等第三方合作,使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将CT、核磁等检查结果通过三维重建的方式立体展现,“有的时候患者和家属没有专业知识及直观的印象,所以不理解,现在有了三维重建、3D等打印等技术,使得医患沟通变得通畅了不少”。通过各种综合手段代海涛又多保住了几个肾脏,他说这是今年最令他感到开心的事。
代海涛和同事们在做术前准备
同样是体贴患者,谢伯剑的选择是在诊疗过程中多些人文关怀。在一处网络问诊界面,患者对他最多的评价是“热情”、“有耐心”。
“我常常想什么叫人文关怀,我觉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如果这个患者是我的亲友,我该怎么去处理?多问几次,内心就会有答案”。
如何与患者做朋友?对于山东的产科医生陈蕊(化名)来说,是一门值得探索的学问。
今年,她遇到了一名特殊的孕妈林女士,林女士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血糖,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陈蕊和微脉健康管理团队,每天对林女士血压及血糖情况进行在线监测分析,并在饮食等方面帮助孕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过15周的健康干预,相关指标终于成功恢复到正常水平。
陈蕊能做这种患者管理,主要是因为医院和微脉合作开展了孕产一体化服务。不仅可以帮孕妈在线上预约检查、手术等方面提供方便,省去繁琐的线下流程,“平常孕妈衣食住行有各种不懂的地方的需要请教,都立马可以得到解决,最近我们针对“阳”了的孕妈也会第一时间去做心理疏导,这样信任就建立起来了,慢慢的我们和准妈妈们都处成了闺蜜。”陈蕊表示。
通过此项服务,今年陈蕊已经管理了300多个患者,“见证了一个个小宝宝降生,我也感觉很幸福”。
04、“2023,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许多医生都是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有人认为,对抗病毒不仅要依靠医院,还需要个人努力和居家防治。
互联网医疗在疫情中就发挥很大的作用,“前期我们开发了小程序用于患者自测‘居家指数’;现在,有些病人“阳康”了,还长时间伴有咳嗽。我们在线上开了中医调理门诊,还有相关的体检的套餐给到病人”,谢伯剑补充道,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台州医院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主任。
新冠这场战争中,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医疗资源之外,医学专业知识科普与临床经验是一种宝贵资源。对这个观点,代海涛也深有同感,“以前我觉得医生埋头做事就好了,现在看还得跟民众科普宣传一些常识,改变认知非常重要,我觉得这也是我明年的重要任务”。
另一位来自延边的杜医生则认为,大流行结束后,公众远程就医的习惯仍会被保留下来,这对于患者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利好。
“仅凭医生难以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用于患者的院后管理。”杜医生所在的科室正研究,依托医院平台开展全病程管理服务,比如为患者组建包括主治医师、医院护士、健康管家在内管理团队,通过团队协作及科学工具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和服务水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