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建成,为可再生绿氢探索提供新方案
发布时间:2025-01-02 13:43
来源:天眼查 阅读量:17804 会员投稿
近日,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建成。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氢相结合的方式,每小时可生产绿氢20立方米,既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探索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新路径。
项目采用工厂化运行方式,利用青岛炼化水上光伏电站生产的部分绿电,通过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产氢气并入青岛炼化管网,用于炼化生产或氢能车辆加注,生产过程完全在工厂内进行。
绿氢是指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的氢,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我国沿海地区和海域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海水资源,具有绿电生产绿氢的资源优势。利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可将不稳定且较难储存的绿电资源就地转化为相对容易储存和消纳的绿氢资源,还能节省淡水,为氢能产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和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攻关,通过研发特制的关键设备和特殊工艺流程,成功攻克了耐氯电极技术、高性能极板设计以及海水循环系统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科研开发与应用场景的高度耦合互联。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氢能相关企业超3780家。其中,2024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560余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十年来,除2022年稍有下降外,氢能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并在2023年达到顶峰,为570家。
此外,通过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来看,涉及司法案件的氢能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5.59%。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相关文章
- 2024年度盘点:致敬那些改变中国的企业力量
- 尚赫持续深化食品安全管理,成功入选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 “让世界充满吉利”,企业价值观进化的中国样本
- 百果园推红果参 摸索让果农和当地产业长久受益的“造血式”增收模式
- 携手共进,引领净水新时代——安吉尔与重百电器活动发布会盛大启幕
- NBA赛场18000名球迷共享节日氛围,广告主Fanttik成篮网队圣诞季最大赢家
- 节前安全用电,新城控股瑞安吾悦广场多举措保障元旦供电安全
- 维修妙技驱车障 服务真心暖客情 ——访恒慈佳合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余
- 打造瑞安“崇军联盟”,新城控股瑞安吾悦广场推出军人专属礼遇
- π空间 新落点,打造新五感人车家生活方式聚合场